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
圣诞节到了,介绍几个好模块
用于实现信号的动态延迟,两个输入,一个输入原始信号,另外一个输入信号延迟的时间T。
2.FM Modulator Passband:
用于实现通过输入信号的大小变化动态的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。
未完待续......
simulink图形中线条粗细和模块视图大小的讨论
目前已知如下几种方法,供广大网友参考:
1.在simulink模型的format菜单上,最下面三个(我的是MATLAB7.0.1)都是关于display的,可以进行有限的设置;
2.simulink模型里面view菜单下,zoom in、zoom out 等可以放大缩小整个视图;
3.还是在simulink模型里面view菜单下,选项fit system to view,整个图都会变大变粗以适应屏幕大小,对应快捷键为 空格键;
4.在3中,如果选中了某个模块,则选项fit system to view会自动变成fit selection to view,选中的模块会变粗变大,但整体图会出现比例不协调的现象。
感谢ljelly,后两种方法参考了ljelly在simwe上的回答,具体参见:
http://forum.simwe.com/thread-860177-1-1.html
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
simulink对rising(上升沿)的定义
假如simulink也是这么认为的,那么下面这个模块的输出应该显示Triggered Subsystem在仿真的10s内被触发9次:
但是,遗憾的是,示波器的输出显示,只被触发了一次,而且是在从0上升到1的时候被触发的:
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,这也许就是我们和simulink对上升沿的理解不同,simulink认为,只有从0到1的上升沿才叫上升沿,为什么这么说呢,上述问题又如何解决呢?
我们在Digital Clock和Triggered Subsystem之间加一个Monostable即可:
这时候,相当于每次都让Triggered Subsystem从0到1触发,那么输出的结果呢?可见,被触发了9次,目的达到了~~
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
Matlab GUI中嵌入到窗口内的waitbar
关于patch,按照Matlab说法,它不像其他高级绘图命令,patch不检查figure和axes的所有权,只是简单的向当前axes上画patch,如果有多个figure或者axes,像我这种情况,麻烦就来了
所以在使用patch前,必须告诉Matlab,把要画的figure和axes说清楚。这样,基本就实现了完美的嵌入式进度条显示:
首先在GUI窗口中找出一块空地,放上一个axes,起个名字,我起的名字是TheWaitBar,然后,如果某一时刻触发,使waitbar开始画图(比如点了开始计算的OK键),那么加入下面一段话的执行:
TheEndTime = 6000; % 自己定义的循环次数
h = get(handles.TheWaitBar,'title');
set(h,'String','Please Wait...');
for t = 1:TheEndTime
MyWaitBar(t/TheEndTime,handles);
V(t) = sin(t); % 举个计算的例子
end
cla;
set(h,'String',''); % 打扫战场
其中的handles就是GUI中的handles。
调用下面自己写的waitbar函数:
function MyWaitBar(t,handles)
if nargin == 2
set(0,'CurrentFigure',handles.figure1); % 告诉Matlab当前的绘图窗口
set(handles.figure1,'CurrentAxes',handles.TheWaitBar); % 告诉Matlab当前的绘图区域
end
x = t*100;
xpatch = [0 x x 0];
ypatch = [0 0 1 1];
patch(xpatch,ypatch,'b','EdgeColor','b','EraseMode','none');
drawnow;
其中handles.figure1是当前GUI主窗口(也就是TheWaitBar所在窗口的句柄),如果你有多个GUI窗口,在程序里写个handles不加分号看一看TheWaitBar在哪个里就可以了。这样的话,如果你有多个figure,无论你如何用鼠标选择当前窗口,程序都会在TheWaitBar控件上绘制图形进度条。
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
在MATLAB的GUI中区分str2double和str2num函数
a = '20'
b = {'10'}
a_num = str2num(a)
a_double = str2double(a)
try
b_num = str2num(b)
catch
b_double = str2double(b)
end
通过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str2double和str2num这两个函数的区别,其中,str2num不能转换cell元素,但是,str2double却可以胜任。
后来又专门查阅了str2double和str2num这两个函数的帮助,感觉似乎任何时候使用str2double都比较合适,各位网友不妨发表一下意见~
关于动态修改simulink模型参数的探讨
问题提出:
simulink运行到中间时刻,然后动态修改模型中的参数,然后再从断点开始接着运行
问题解决:
先说模块:如果仿真时simulink模块对话框里允许改动的,那么,就可以改,而且,改完之后,simulink似乎就认同这种改动,并按照改动后的数据继续仿真;不允许改动的当然就不行了,比如打开对话框之后是灰色的部分。
但是,这些的前提是不用命令修改,我发现,无论是增益(gain)模块还是Constant模块(其他未验证),如果里面写上变量名K,仿真前给K赋值为1,仿真暂停再赋值为10,继续仿真,似乎更改根本没有效果,仍然按照K=1进行仿真。而如果暂停时直接修改gain模块对话框里的值,就有效果。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
再说函数:对于simulink调用m函数,也就是用MATLAB fun模块,在仿真进行过程中simulink支持m文件的任何改动,即使不暂停也可以,只要改动后保存,在仿真过程中立即生效;而对于embedded MATLAB function模块,就是嵌入到simulink内部的m函数,在仿真过程中语句是不能够改动的,暂停后,打开embedded MATLAB function模块,显示的是locked,也就是说仿真过程中不可更改;最后是s函数,如果在仿真中如果修改了s-function的m文件代码,那么对于仿真一点效果都没有,仿真仍然按照仿真开始时候的s-function的代码运行,除非是在没有仿真的时候里修改s-function的代码,否则没有效果。
也就是说,s-function应该是在仿真开始时就编译好了,中间修改是没有效果的;而一般的m函数可以直接修改,在仿真中将立即生效。